>> 您现在的位置: bet356官网 >> 教师之家 >> 教育杂谈 >> 正文
教育公平需赖异地高考一步破局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【字体:
教育公平需赖异地高考一步破局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网络    点击数:1097    更新时间:2012-11-13

    10月24日,15名学者联名上书国务院,建议禁止目前和以后高考和招生政策中的户籍限制,认为该项制度违反《宪法》和《教育法》。目前,“异地高考”已成为全社会吁求的紧迫课题。有些民间志愿者不仅制定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,还有为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的《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行性研究报告》,这些家长真可谓是“有理有据”了。从事过几年教育科研工作的我,也为这些教育研究群体的专业精神所感动。  

    几天前,凤凰卫视一档关于“异地高考”的节目,用鲜活的画面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首都外来孩子纯净与无望的眼泪,还有支持异地高考北京市民的质朴与善良。“如果到了孩子高考那一年,还看不到改变的希望,也不可能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,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出国去深造!”这是在年复一年期待中遮蔽着的一种焦虑之声,“异地高考”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。数据表明:中国有两亿两千多万人离开户籍地,迁居异地工作或生活,北京的非户籍常住居民人口达35.9%。高考户籍限制规定带来的社会与教育问题早已凸现。  

    面对社会各界呼吁已久的异地高考。上海市官员如是说:“对于异地高考问题,是全国性的制度,上海会按照全国的制度办。” “这需要系统设计,包括入学模式、户籍制度、初高中阶段教学大纲等通盘考虑,关键点则是户籍制度改变问题。”教育部领导也明确表示:“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,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,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。” “正在研究,但没有时间表。”目前,国家有关部门未拿出一个可供讨论和审议的方案,除了焉语不详,以“躲、绕、拖”三招静观待变。  

    佐证户籍限制高考制度不公的翔实数据谁都能可信手拈来,笔者就不再累述。有位在河南负责招生的某名校老师,曾告诉过我他在招生中的太多无奈与不安。几年前,有位山东女生怒告教育部高考制度不公的新闻,在一阵风雨过后已悄然无声了!经历恢复全国高考后重回母校任教的笔者,20年前任教时在会上调侃道:“今年我班第一名与最后一名考生,都考取了上海交大,中间的考生就不介绍了”。引来了全场的一片惊呀声。此话其实并不假,不过后一位考生有某直辖市的户籍吧了。成绩相差200分的同学相聚在同一名学校的案例,似乎让百姓感觉教育的不公是太直接了些。后来,一批国家重点高校集中的城市,以为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的理由,纷纷取消了参加全国高考。正果修成的都市官员内心暗暗窃喜:我们的孩子不陪你们一起玩了!像河南、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,有些成绩比“北京的清华”“上海的交大”成绩更优秀的孩子,在本省录取中连“211”高校也进不了。  

   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。而一个无容置异的现实是:对那些在当地学习后再回家高考的孩子而言,不仅起点不公,过程不公,结果就更不公平。体现教育公平的异地高考,是”“躲不过”、“绕不开”、“拖不起”的教育宏观调整,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,必然会有激烈的博弈和交锋。惟有不躲不绕不拖,跨出破局的第一步,取消各地的高考的命题资格、实行全国统一高考,才能使教育主管部门在公共政策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可操作性。



文章录入:周周    责任编辑:周美娟  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 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
    广告298X245
    >> 专题栏目